做电商讲增长,做营销则是讲转化。
现在做电商的逻辑就是:不讲付费,就做不下去运营。
所以,运营=付费,就是这么个底层逻辑。
我们做电商运营总是会研究各个推广计划,投放技巧,说去说来,要的还是如何把自己的钱花的慢一点,让流量多长一点。
但很多时候,我们会遇到这样的情况?
当眼看访客蹭蹭蹭暴涨时候,却发现,你的“订单增长”曲线还是直的。
这种:“高访客,低转化”的情况,很多商家都正在经历。
如果说:访客看的是“运营”,那转化就是看“营销”了。
所以,无论你在哪里推广,顾客的转化最终都是在详情页完成。
而一个顾客的购买路径,就像漏斗一样,通过层层过滤,过滤掉不精准的人群,
最终在详情页这个漏斗底形成转化。
但是,如果漏斗底破了一个洞,那你花费心血的宝贵流量真的就流走了。
所以,当你做付费推广时,你是否想过你的详情页能否承接这些昂贵的流量呢?
今天就来分析一些详情页常见的问题:
问题一:首屏3秒,你能告诉我:“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吗”?

我们看这张图,这款功能性益生菌是一款高客单价商品,价值:3980元,主要是促进儿童长高。

这是这款产品详情页的首屏,当你看到这样的首屏时,你会被吸引到吗?
我猜应该不会。
我们先来分析这张首屏图片的问题:
1:文案结构:在文案上,中规中矩的:“每日40滴,成就更高梦想”,用高亮字体突出“高”,在广告法的限制下,隐晦的表达我这款益生菌就是“增高益生菌”,我猜这样设计顾客也能明白。
但是,“每日40滴”的文案,我感觉把这个益生菌当成水喝了,把产品的服用方式描述的太复杂,消费者一看肯定被吓到。
还隐约的感觉到一种“廉价感”,因为只有稀缺才显得珍贵。
还有就是这么高的价格,消费者更关心的是你的产品有什么特殊营养成份,和别家有什么不同,不会在意你的服用方式,因为她们不会相信。
2:图片内容:图片中有产品包装盒、益生菌瓶子、网球,这是呈现在我视觉中的主要场景,而恰恰是这三个产品“连成一串”,导致我觉得这样的设计是否过于抽象,看不懂它要表达什么。
所以,通过文案与图片中呈现的内容对比,虽然文案有有暗示本款益生菌的功能,但是在图片设计上,并没有呼应。
而且我感觉图片设计太过于抽象和杂乱,没有突出主体产品,表达的意识也不明白,在设计风格上,更没有突出3980元的“高级感”。
所以,通过这张图片的分析,我觉得大多数详情页首屏存在的下面三个问题:
1:把首屏制作成一张与卖点无关的“艺术照”。
2:元素堆砌,没有焦点,用户不知道看哪里。
3:文案空洞,给不出产品的差异点在哪里。
根据这些分析,那我的给出的大概修改建议就是:
1:文案设计上,给出产品的差异化成份,加深消费者的认知,让消费者是通过某个增高元素记住你的产品差异。
2:图片设计上,配合文案给出的差异化成份,设计出某个“超级符号”刺激消费者的视觉感官,或者通过人物与产品的搭配,突出你的产品具有“增高功能”。
所以,当你的首屏突出产品的“价值感觉”后,消费者才会记住你,才有继续看下去的动力。
问题二:除了你自己,还有谁在说你的产品好?

首先,问你们一个问题,依据现在用户的购买习惯,你们真的以为用户会看这些第三方的检测资质吗?
我猜大部分不会。
这里展示的“RCT”认证,估计消费者连是什么都不知道,而且,“RCT”认证,这个设计的也不够“美感”,这种设计,只会让消费者觉得就是一个普通认证。
所以,我的建议是在设计上,采用更好看,更容易识别的字体,具体细节这里就不细说。
还有,我认为除了某些特殊类目,这些资质一般是不会看的,有些时候不是因为用户相信你,而是他觉得价格很低,值得试错。
虽然现在的第三方证明的资质(用户评价、案例、资质证书等)显得很鸡肋。
但是,该有的,还是得有,所以,你如果有,那就得用上,因为搭建信任度是一套体系营销。
我相信大部分商家都能做到,但是重点说说哪些内容对于提高信任度的价值最大?
1:视频见证:不管是评价视频,卖点视频、还是售后视频,总之,每个客户的需求不一样:
评价视频:可能有些顾客要看看别人用的怎么样,或者产品在真实场景中的样子?那评价视频就派上用场了。
卖点视频:还有主打差异化卖点的,想加深消费者对卖点认知,那在详情页中插入卖点视频更好,因为主图视频虽然是他看的第一个视频,但是消费者可能还不会相信,那在详情页中的再次插入相关卖点视频,那消费者的顾虑才会被打消。
售后视频:增加售后视频,目的就是让顾客觉得你的售后体系完善,增加对产品的信任感。
2:问大家内容:现在很多人会看问大家,想看大家的意见怎么样?而问大家是能改变消费者认知的“营销池”。
因为通过问大家的提问和回答,能把一个产品形象塑造的更丰满,这就是文字的力量。
不管好的坏的,只要是不影响产品的提问和回答,都可以,目的就是把产品的卖点通过买家来描述的更具体。
这2个都是建立完整信任体系的重点对象,在信任搭建中,能完成80%的信任度,非常值得优化。
问题三:你的核心卖点,是“说明书”还是“动人故事”?

我们看这张图,这款益生菌的核心卖点是含有:“BL-11(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)”,而且这个图片设计的是“益生菌知识科普”。
首先,先强调一点,现在的详情页对于买家来说,就是相当于“说明书”一样的存在,你不能否认。
虽然对于买家来说相当于“说明书”,但是对于商家可不能像“说明书”一样描述。
这里的核心卖点是含有“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”,还是以科普形式展现出来,那我不得不发一个灵魂拷问?
消费者来看你的详情页,是需要你给他科普这些知识吗?
肯定不需要。
是需要看到这个菌种能给他带来什么效果,能激发他身体什么潜力。
所以,这样说明书一样的“科普”,消费者肯定不会买账,这样的文案和设计方式,只会让他觉得这个菌种就是普通菌种。
所以,在文案上,我可以这样改进:
主标题:“BL-11核心菌种,激发骨因子生长力”
副标题:“高含量BL-11乳亚种,真正促进血液中骨因子产生”
在图片上,建议对BL-11这个符号进行创意优化,加深消费者对这个核心卖点认知。
而且还可以增加“卖点视频”,通过视频让消费者更明白本菌种对于他的意义,让本菌种显得更特殊。
我想,对于这么高客单价的产品,制作一个“卖点视频”,并不是难事。
所以,详情页不要去科普,他没时间看,更不要说参数,因为他不会理解。
只说能给他带来的好处就行,不要像说明书那样描述,要像一个销售员一样聊出消费者心理想听的话。
问题四:用户的所有疑虑,你都提前解答了吗?

你们知道吗?
当消费者在浏览详情页时,会有下面几个阶段:
* 了解阶段:看功能和外观;
* 对比阶段:看参数与差异 ;
* 购买阶段:看细节与售后;
* 使用阶段:功能不会用,当说明书看;
所以,在这四个阶段,会遇到各种不同问题,所以,通过这四点用户的购买行为,我们就要预判用户在决策前可能产生的所有疑虑,并主动在详情页中给出解答。
这其中,能决定用户是否购买的三个阶段:“对比阶段、购买阶段、使用阶段”。
当然,每个产品所处的阶段不一样,这里不做详细介绍,我给出几点优化建议:
1:如果你的产品客单价本身就比较高,而且行业中没有对手,那就不用对比了,对比了反而掉价,如果实在要对比的话,可以比一些其他维度的增高饮品:比如:液体钙、纯牛奶这些产品。
2:我说过,营销讲细节,不管文字还是图片上,上图中说的是“服用”,这肯定就不行,感觉像在吃药一样,所以这里改为“食用”更好一些,就和平时吃饭一样,打消妈妈的顾虑。
3:在问大家中布局消费者常见的提问和回答,丰富产品的使用场景,比如:怎么服用、多久有效、有没有效果等等提问,而这些提问在问大家中是可以展示的哦。
所以,打消顾虑就要分析用户的购物心理,提前预判他们想问的问题。
最后的话:
当然,由于篇幅有限,我这里就先分析到这,通过这些分析和优化建议,其实就是给你的产品详情页上一份“保险”。
如果以上四个问题,你的详情页能发现三个,那你的详情页可能是你在付费推广过程中,最大的短板。
在流量成本爆炸的今天,优化详情页不再是“可选项”,而是对ROI负责的“必选项”。
如果没做好,它可能是你流量投资的 “最大短板”,这就是木桶效应。
我个人觉得,做好详情页优化,就是为你的流量,加上一道安全锁,因为产品的最终转化就这么一个路径。
本文详情页分析案例店铺:“赛哺高旗舰店”。
评论 (0)